临商银行金融消保风险提示:防范非法中介,维护合法权益
2024-05-08
还款资金不足时,要警惕不法中介诱导。临商银行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,认清违规过桥资金“转贷”背后隐藏的风险,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。
存在风险1:中介违规操作给金融消费者带来违约违法隐患。根据相关监管规定,经营贷须用于生产经营周转。银行与金融消费者贷款合同会明确约定贷款用途,但在“转贷”操作下,银行若发现经营贷款资金未按照合同约定使用,最终将由金融消费者承担违约责任,不但可能被银行要求提前还贷,个人征信也会受到影响。此外,在经营贷办理过程中,不法中介宣称可以提供办理各项证件、材料的服务,“帮助”金融消费者申请贷款,其实是通过伪造流水、包装空壳公司等手段获得申请经营贷资格,此行为涉嫌骗取银行贷款,金融消费者甚至可能会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存在风险2:中介垫付“过桥资金”,息费隐藏诸多猫腻。为牟取非法利益,不法中介会怂恿金融消费者使用中介的过桥资金偿还贷款,并从中收取垫资过桥利息、服务费、手续费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,金融消费者“转贷”后的综合资金成本过高。
存在风险3:“转贷”操作有信息安全权被侵害的风险。金融消费者选择“贷款中介”的“转贷”服务,需要将个人身份信息、账户信息、家庭成员信息、财产信息等相关重要个人信息提供给中介。部分中介获取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后,为谋取非法利益可能会泄露、出售相关信息,侵害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。